現代銀行也有好處:資訊發達,透明度高。
加上有網上理財,與櫃員機服務,好像比前更方便。
卻缺少了最重的元素:「人」。
因為沒有人,因為不再重視人,亦因為沒培養出人才,銀行業變得沉悶死板。個個按本子辦事,規矩限制愈來愈多,銀行與客戶似披枷戴鎖,失去以往的想像力,與趣味性。
譬如說:現今的銀行,還肯向一個失明的中年人,提供物業貸款嗎?
沒人事、沒擔保。職業:占卜者,現今可詮釋為「自僱人士」。租樓住,沒有穩定的入息證明,只有稅單。
那位失明人士,是先父。筆者少年時,好像中二、中三吧,陪同他,在中環尋找銀行貸款,逐家、逐家叩問。
時值七三股災之後,投資者元氣大傷,百業蕭條,家父亦從股票的繁華夢中醒來,不再跟證券經紀交往,轉攻地產,但首先,要找到銀行支持。
試問哪一家銀行,肯接受申請?家中的大伯父,從事燈飾業,是業界翹楚,介紹當時最支持本土小企業的恒生銀行。
可惜被婉拒。也不全是其他人的錯,上世紀七十年代還有家中國聯合銀行,專做街坊生意,本來可以有商量,但是先父脾氣火爆,跟對方三言兩語就吵起來。
於是中環之行,奔走多日,卒之逛到上環的道亨銀行總行。經幾次磋商,終於達成協議,銀行放款,先父買樓……要是換作今日,也不敢說有幾多成把握。
往後,由於過程一直有參與,可以肯定雙方合作愉快:先父堅守信諾,每月準時供款,銀行亦信任客戶,中途無變卦無抽水,從此建立長遠的關係。
現在的大行,放款更慷慨快捷,但是你必須符合他們的劃一標準規格。要是攀不上,唯有找財務公司,利息卻無可避免地高一大截。
多慶幸,當年的失明人,也曾有過入門檻的機會。現在?希望大家都找到支持你們的銀行吧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