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5月29日 星期五

(轉貼) 三十贈女.五十贈子

(轉貼 (星島日報報道) 


  可憐天下父母心,愛護子女之情,無微不至。


  世途險惡,搵食艱難,在所有父母的眼中,子女都是好寶寶,純真潔白,一離開家門,慘受惡人欺凌。

  即使他們將父母送的物業賣掉,也是逼不得已,一定是被害,或受騙。

  怎能夠防止?有些私人銀行家,經長時間研究,並參考過多宗敗家及爭產個案,而得出結論:五十歲吧,待子女年屆五十,才將財產餽贈。

  上一代興「成年」,即是法定的十八歲,或二十歲生日。但是現代人普遍遲熟,玩樂的花樣又多,縱使是上億家財,不到三十,早已敗得一乾二淨。倒不如大學 畢業後,供應一小筆生活津貼,鼓勵子女往外闖,尋找自己的路向,甚至累積個人的財富。通常,他們都會經歷連串失敗、挫折、打擊,亦因此,從這些不愉快的經 驗中成長,並學習組織自己的家庭。

  及至五十歲,終於穩定成熟,明白一切得來不易,亦懂得珍惜和感恩。在這時候,才接收財富、物業等等,會比較有能力運用及保存。之前,年輕活躍,貪玩, 好勝,未定性。之後,又逐漸老去,身體機能退化,如四叔話齋:給你享,也享受不到,竟變成人生的最大遺憾。

  而父母的原意,並不是要懲罰子女呀,送錢、贈樓,是出於一番愛心,怕他們吃苦,沒料到後來變成害了他們。尤其是對女兒,總是難免驕縱,於是在許多情況下,等不及五十歲,提前在三十歲左右,即送她一層樓,通常當是嫁妝,以防她被丈夫或夫家欺負。

  可惜,一層樓保不到一世,曾目擊多宗個案,女兒收樓後,第一件事是沽出,然後急不及待辭工,快快樂樂旅行去,享受人生的悠長假期。轉眼四十歲後,這些 女兒仍未出嫁,無樓、無伴、無業,唯有盼望父母回收,成為「啃老族」成員。即使嫁得成,亦未必好,女婿坐享其成,乘機轉做自由職業,中年後隨妻子一起回娘 家啃老,並逐漸嫌父母阻慢地球轉動,起謀財害命之心……


hongchi.hk@gmail.com
(靈氣逼人 康子) 

2015年5月28日 星期四

(轉貼) 訪問賣樓的子女們

(轉貼 (星島日報報道) 


  這個題目,需要一點補充:所謂「賣樓」,是指父母餽贈的物業。


  (承接五月二十七日前文《飛入冬天的蝴蝶》。)

  原本想說「敗家」,或「散祖業」,卻又不一定完全符合。

  概念上已不同,以往父母通常是身故後,才將家族物業贈予子女,傳統命理上稱為「祖業」。

  但是現代人講究效率,提早分拆,不必等死後,才當遺產處理。

  常見的做法,是在生時,已轉名,或代子女購置,或送首期,而且一般父母,普遍抱着無償心態,並不預期子女回報,自以為是「開明」。

  亦因此,有些子女當物業到手,即時自行處理,或賣或按,非常之心安理得,完全沒顧及父母的感受。

  究竟為甚麼,要急急將父母送的樓賣掉?不賣會死嗎?

  B朋友:「心頭高咯,父母送我一層太古城,我想換一層淺水灣,怎料付足首期之後,供不下去,被逼賤價賣掉淺水灣,但又買不回太古城,兩頭不到岸。」

  結果三年後,他耗盡賣樓餘款,搬返與父母同住,覷兩老身故,剩下的這層樓,始終飛不出他的手指罅(哈!哈!哈!)。

  陳朋友:「為支持環保理想,我堅決反對地產霸權。賣樓之後套現,我旅行全球考察,寫Blog發表文章,連結世界各地同志。」

  由於父母已死,她無家可歸。現居元朗被廢棄鐵皮屋,無水,無電,亦無業。

  J朋友:「要享受人生呀,守住層樓紮炮咩?賣樓後,往英國唸一個高貴的短期課程,旅居半年,生活程度高到嚇死人,又要貼仔,啲錢使晒喇,點算?返屋企問老竇攞。做人梗係要見下世面,而家咁做有乜唔妥先?」

  對,有乜唔妥先?「唔妥」在於耗散,在於收支不平衡,在於價值觀崩壞,在於沒有令整件事變得更好,而是更差,還要不負責任,自己沒落,全是其他人的錯……於是,一路沉下去。

hongchi.hk@gmail.com
(靈氣逼人 康子) 

2015年5月27日 星期三

(轉貼) 飛入冬天的蝴蝶

(轉貼 (星島日報報道) 


  有些人,有些事,當其時,是看不出好壞。


  十年後,二十年後,甚至是四、五十年吧。

  時間愈長,看得愈清楚,令人愈驚心。

  年輕人不是常說買樓難,置業難,不甘心做「樓奴」嗎?

  好呀,譬如說今日,做父母的,慷慨送一層樓給子女,在這一刻,一定皆大歡喜。

  父母施恩,有心有力,自我感覺非常良好。

  子女領受,感激親恩,歡天喜地傲視同儕。

  如果可以像這樣,快快樂樂的生活下去,多好。最有經濟效益的如意算盤,是子女以這樓作靠山,然後自供一層,過十多二十年,可以一層自住,一層收租,從此永保溫飽,不怕失業或受人欺負。

  想是這樣想,望是這樣望,可惜,世事的發展,往往出乎我們意料之外。

  不出幾年,最快的是不足一年,子女的感動心冷卻,開始懷疑:放着這一層已供滿的樓,等於白白看着幾百萬元,甚至千多萬元現金在眼前,而不動用,豈不是浪費?

  於是很快地,他們將物業交銀行估價,發覺價值更超出想像,還不盡快套現!

  平白得一大筆現金,當然毋須再看老闆面色,即刻辭工,從此華麗轉身,享受人生去。

  至於居所,暫時租住,橫豎大把錢,待樓價回落時再買,這才是精明選擇!識玩、識歎、識錢搵錢,簡直是新一代的經濟奇才。

  可惜,這樣美好的事,永遠不會發生。

  當幾次旅行購物回來,兩年租約期滿,忽然發覺:錢使得飛快,租金狂升,而當初賣掉的物業,竟斗膽升得更快、更急。

  沒有人會怪責自己,從此怨天怨地怨政府,怒斥「地產霸權」,加入無殼蝸牛一族,熱情投入當受害者,然後逐漸老去、失業、捱貴租……

  像夏天飛舞的蝴蝶,當步入冬天,結局可以預見。


hongchi.hk@gmail.com
(靈氣逼人 康子) 

2015年5月26日 星期二

(轉貼) 收屍雖好.仍欠安葬

(轉貼 (星島日報報道) 


  上星期六提及的夢兆(《夢見收屍入棺.乾升》),聰明朋友在夢中,只顧住替死者淨身、大殮、入棺。


  卻沒有完成同樣重要的部分:安葬。

  於是回到現實裏,只有「升官」的部分(升職),卻沒有「發財」(加薪),「Dry」(齋)得很。

  要是做齊一套,又如何?

  中國人極之看重,認為替死者收屍、落葬,是莫大功德,為此,亦會享莫大福報。

  像三國時代,中國當時的首富,應是一位名麋竺的商人。

  生逢亂世,怎能厚積財富?他原籍東海郡朐縣(即現今的江蘇連雲港),卻很聰明地,一路走向西,深入四川腹地,投靠蜀國劉備,避免受中原的戰火蹂躪。

  六朝前秦的方士王嘉,有一本很重要的著作《拾遺記》,曾記下麋竺日賺上億,貨似王家,寶庫千間,不過德行很好,常做賑災恤貧的善事。

  當他全盛之時,府內的馬廄,發現骸骨,深夜傳來哀哭聲。

  麋竺也不害怕,循聲尋找,見一長髮婦人,裸背逆行而來,哭訴:「我本是漢朝末年人,被赤眉軍殺害,棺木又被掘開掠劫,屍身赤裸棄地,已逾二百年,請求賜衣蔽體深埋……」

  這件事,麋竺徹底辦理,囑家僕以青布裹屍,整齊入棺,然後安葬、築墳、祭祀,全套做足。

  一年後,他在黃昏的山路上,再遇上這青衣婦人。今次專誠來叩謝,並提醒他府中將有火劫,贈予青蘆杖,長九尺,以助禦災。

  不久,麋府果然發生大火,幸好得青蘆杖之助,將損失大大減輕,這是一個奇怪的報答方法。

  可惜,後來麋竺不得善終。

  他太有錢、太出名了,晚年將巨大的財富,獻給國家建軍,蜀破後,一無所有,在貧病交逼中死去。


hongchi.hk@gmail.com
(靈氣逼人 康子) 

(轉貼) 佛誕說佛.天花亂墜

(轉貼 (星島日報報道) 


  我們誕生這時代,人類的主流社會,信奉基督文明。即是以基督教,或天主教為國教的歐美國家,在地球上享有政治、經濟及文化的優勢。

  我們喜歡看西片、吃西餐,仰慕西方的民主政制,並且開心慶祝聖誕節。

  由於香港經歷過英屬殖民地時代,這裏的社會風氣亦受感染,即使不信教,仍保存自由、平等、法治等相關的價值觀。

  當中,亦有回教、印度教,與中國原始的道教,和平共存。

  中國人比較實際,最重視的其實是儒教,即是人倫:建基於家庭、宗祠、學校,伸延至公司、執法機構,以至整個政府。

  相對上,我們對宗教不認真,常聽見人說笑:「你信乜教?我信『瞓教』!哈哈哈。」

  不認真有不認真的好,同樣的答案,在西方或中東等地區,開不得玩笑,隨時會惡化成宗教及種族仇恨,而華人仍完全不知頭尾:啊?發生了甚麼事?

  中國人信教這麼多年,從儒、釋、道,衍化成為白蓮教、排教、A貨基督教的太平天國,以至義和團……可能真的受夠了。

  近一百年來,開始有人甚麼也不信,改信共產黨,奉無神論,已統治中國近六十六年。

  佛教,卻很奇怪地,在這個紛擾的亂世,竟保存下來,甚至回歸後,增加一天「佛誕」,作為公眾假期。

  聖誕(或稱「耶誕」),是指耶穌的降生日。而「佛誕」,則是指佛祖,即佛教創辦人釋迦牟尼的誕生日。

  要是認真考究起來,起碼有一百種說法。藏傳及漢傳佛教,一致認為是舊曆四月十五日,即是今日。佛曆則以釋迦的逝世年份起計算,又是有一百種以上的說 法,一般認為是公曆加五四三年。你會發覺,在建制方面,佛教不會太強權,沒強烈要求統一執行,柔韌及寬容度相當大,這亦是佛教的其中一種智慧。


hongchi.hk@gmail.com
(靈氣逼人 康子) 

(轉貼) 夢見收屍入棺.乾升

(轉貼 (星島日報報道) 


  夢見棺材,一般人經已不會被嚇倒,並普遍相信,應是預兆「升官發財」。


  可是從夢兆的角度,認真研究,夢見「棺材」,只是代表「升官」,卻不保證「發財」,兩者並無必然關係。

  通常有關錢財的夢兆,俱是便便、血污、血淋淋的屍體等等,我們將「升官」自動連續上「發財」,是因為中國的官場文化,二者結合,由來已久。

  像聰明朋友,約兩星期前,夢見往海外公幹,來到一片大樹林,忽然被要求學習「處理屍體」。

  那條屍,靜靜地躺在浴缸內,全身赤裸,樣貌俊朗,似足二○一一年逝世的日本演員竹骀無我(《柔道龍虎榜》、《二人世界》)。

  朋友的即時反應,是尷尬:「女仔之家,有乜理由做鱓咁鮋№!」回心一想,近年有套日本電影《禮儀師的奏鳴曲》,不也是幹這回事嗎?

  好,於是認真地,以殯儀的專業心態,開始替死者淨身,抹手、抹腳、抹頭臉。唯獨是下身,畫面似是用鏡頭相就,始終沒機會正面接觸。

  其後,替他穿衣,草地上放了一套橫紋的舊睡衣褲,朋友反感:「死者入殮是大事,怎能給他穿舊衫!」

  心念一動,即時出現一套中國民初的袍褂,上身是彩藍罩衫,下身是鐵鏽色的長褲,光鮮明亮。朋友很滿意,於是替他穿上,肅整衣襟,並輕輕放置入一副中式棺木,完成入殮的重要儀式。

  夢醒,朋友記得,筆者曾提及夢見棺材與墳墓,後來升官加薪之事,今次豈不是輪到自己應驗?

  等呀等,盼呀盼,卒之獲提拔重用,「升官」是應驗了,卻不見「加薪」:「咁好心機替他執葬,竟然沒一點人工加?」

  問題正是出在這裏:夢中的屍身太乾淨了,只入棺,並未下葬,更未有墳,於是只得「乾升」,英文是「Dry」,亦即是「齋升」,希望再過些時候有轉機。



hongchi.hk@gmail.com
(靈氣逼人 康子) 

2015年5月22日 星期五

(轉貼) 幸好那天下了水

(轉貼 (星島日報報道) 


  很多時候,人生需要一種元素:「冒險」。並非空槍上陣、任性妄為,而是一種合理程度的評估,然後大膽走出一步。


  假如,凡事要求百分之一百保證、百分之一百安全,那麼,你只會永遠原地企定定,又眼定定。

  譬如說:天氣。誰能要求天文台的預測,是百分之一百準確?

  像善良朋友,自立夏以來,蹩了不知多久,一直想往海灘下水禮,但是總有阻滯。

  你知道,總有去不成的理由:工作繁忙、重要約會、股市大升(或大跌)、天氣不好或疑似不好,以至睡眠不足、心情沉重等等等,統統是禁足的藉口。

  直至上星期五,終於有一個上午,客戶改期,朋友喜出望外,決定收拾下水用品,出海去!

  但是望望天,烏雲密布,望望地,好像很多工作未完成,愈想愈灰,愈灰愈不想去。

  逐漸蹉跎至上午十一時許,卒之把心一橫,悲壯地衝出大門,連頭也不敢回,即刻截車,一逕往海灘去。

  以為會遇上雷暴,淋個落湯雞?

  不。怎料那一天的港島南區,藍天白雲,碧海清波,天氣好到不得止了。

  更妙是長長的一個海灘,竟無人享用,於是朋友下水,前後左右的游個痛快,遠至防鯊網,與站在網繩上的水鳥嬉戲。

  游完上岸,沖身回家,下午仍趕得及,返回中環的辦事處上班,他多慶幸自己出了海。

  要是朋友找尋百分之一百的肯定,才肯出海去,可能要等候至七、八月的盛夏。

  在適當時候,冒點適當的風險,是人生的樂趣。像婚姻。像買樓。像買股票。以至像創業。正如出海去,誰能夠給你絕對的快樂保證?萬一輸了、錯了,怎辦?再來過呀,使死。


hongchi.hk@gmail.com
(靈氣逼人 康子) 

2015年5月21日 星期四

(轉貼) 父親作主的六分一婚事

(轉貼 (星島日報報道) 


  為甚麼是「六分一」呢?因為父親有六個女兒要出嫁。


  當你有六個女兒之時,輪不到放任她們自由戀愛,或任由追求者每日不停上門。

  要是交由阿女,你們自己作主吧,只有兩種後果。

  一、阿女千揀萬揀,始終不鍾意,中年後仍嫁不去。

  二、家宅會淪為自助餐食堂,不斷招惹狂蜂浪蝶,然後阿爸會發覺,六個女兒被搞大肚,而婚事仍未有着落。

  這是考驗父權的最佳例子,故事由一位英國律師道出,發生在三十多年前的汶萊。

  當時,他年少有為,剛考獲律師牌,被大行委派,長駐在當地辦理法律業務,每隔半年,總公司會派遣一名資深律師,到來考核其進度,然後又離開。

  可以說,他在當地甚自由,加上是獨身,好些同袍乘機放任,下班後縱情聲色,生活荒唐,可是他沒有。

  其中一位客戶,是移居當地幾十年的英國紳士,家境富裕,兼任僑領,某日跟小律師商討業務後,順道邀請他回家晚飯。

  年輕人孤身在海外,當然恨不得吃頓好的,欣然赴約。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汶萊,生活仍相當樸素,這位英國僑領的大宅,在首都斯里巴加灣市郊,仍是舊式維多利亞式建築,黃昏的庭園繁花盛開,暗香浮動,散發着奇異的熱帶風情。

  僑領介紹家人:六千金一字排開,他坦言道:「她們全部未結婚,你選一位為妻子吧。」

  結果律師揀了長女,約會幾次後,情投意合,不久結婚,組織家庭。三十年後,他成為大行的合夥人,與太太生下五名兒女,名成利就,生活幸福。

  究竟父親作主的婚事,是否一定好呢?

  像日前寫的飛女阿菜,以及這對律師夫妻,俱是由父親撮合。幾十年下來,總算可以答個「好」字。

  當然也有不好的例子,像筆者常提及的清朝復興名臣曾國藩,做官第一,揀女婿卻是零分,很為難。

hongchi.hk@gmail.com
(靈氣逼人 康子) 

2015年5月20日 星期三

(轉貼) 搵好工.如揀好老公   

(轉貼 (星島日報報道) 


從相睇一三六次,至飛女阿菜一嫁即中。於是想起,最近多位女性朋友,不停轉工,尋尋覓覓,兜兜轉轉,始終不滿意。


  嗟,歎,怨,最後落得個冷冷清清。

  可見,紫微斗數的命盤,將「夫妻」這部分,放在「事業」的正對面,實在是非常有智慧。

  兩者,根本是互相拉扯、牽引、影響,或糾纏、拖累、互動。

  性質一致:除了利益,也要略帶感情。

  亦不能純粹從感性出發,要是一味講「鍾意」,你永遠不會找到好工,亦永遠不會找到好老公。

  因為「鍾意」會變。先前已說過了,請你捫心自問:今日鍾意,保得住明日、後日都鍾意?

  你十歲鍾意的人,二十歲、三十歲後,還鍾意嗎?如此類推。

  「鍾意」固然重要,但六、七成已足夠。現實的條件不能忽略,像對方的人品、健康、工作能力,以至家庭背景等等,統統要考慮在內。

  搵好工亦一樣,除了鍾意,也要顧及公司來歷、職位的前途,以及個人的發揮等等。

  當然,亦有些朋友很重視薪酬,以及內部人事關係。

  各適其適,一般來說,合情、合理,與行情貼近,大家也滿意了。至於「鍾意」與否?可遇不可求,因為一開始,這是宗明買、明賣的交易。

  亦有些開始時很鍾意,無奈,後來人事變改,或市場變改,你亦要做下去。因為已建立人脈與基礎,沒理由浪費掉。在這種情況下,「鍾意」是很奢侈的一回事。

  有些機構為加強員工的歸屬感,刻意營造大家庭氣氛,引導你將上司,當作阿爸阿媽,前輩一律變成哥哥姐姐,投入太多的「人造感情成分」,結果後來通常搞到血淋淋。

  總之,記住別太過投入角色,放工後,要做回自己,別因為工作而荒廢自己的私人生活。

hongchi.hk@gmail.com
(靈氣逼人 康子) 

2015年5月19日 星期二

(轉貼) 飛女阿菜的結婚故事

(轉貼 (星島日報報道) 


  由澳洲女子相睇一百三十六次,終無結果,而聯想起現代女子,結婚難的普遍現象。


  本身條件太好,選擇太多,自由度太高,俱令女子出嫁難上加難。偏偏時間太短。顧得保存美好容顏,生育的時鐘,又滴嗒滴嗒地溜走。

  筆者常提及:人生的幸福,可以有很多種。於是又想起飛女阿菜的故事。叫得做「飛女」,當然是上世紀六十年代,反叛、有型、熱愛自由的人物。還要生得 靚,阿菜姿容艷麗,身材豐滿,吸引多位追求者,家門外泊滿眾男友的開篷跑車,並經常發生爭風呷醋的毆鬥事件。菜父看在眼裏,心知這名嬌嬌女,遲早紙包不住 火。

  她本身性格剛強,自小很有主意。原是寄養在內地鄉下,知道父親在香港謀生,及至八、九歲年紀,也不等父親回鄉探望,或等家人帶她出城,就此獨自跑出來,經羅湖深圳,一直跑往跑馬地父親的寓所。

  菜父還能怎樣?唯有收留下來,盡量補償做父親的責任:供她唸書、保障舒適生活、教她做人的道理。

  但是當阿菜一長大,身邊忽然出現許多人,爭着供應她吃喝玩樂,為怕得罪,難免逐一赴約玩玩,從此冒起「飛女」之名。

  長此以往下去,怎樣收拾?菜父要她嫁,阿菜又拿不定主意,像前文提及的一百三十六次相睇:個個有些好,個個又有些不好,看來看去,始終沒一個鍾意。

  終於由菜父出馬。某日下午,有個追求者送上她訂造的鞋和手袋,剛巧她不在家,菜父閱歷深厚,看這小子老實忠厚,又了解其家境清白,當機立斷,決定將阿菜許配給他。

  飛女當然反對。可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,始終要屈於父權,委委屈屈的嫁過去了,從此修心養性,竟做出一番事業:生下三子一女,照顧夫家眷屬,百忙之中,還成為金融界一姐。五十年後,婚姻幸福,兒孫滿堂,回望過去,卻仍是忍不住有兩句牢騷。


hongchi.hk@gmail.com
(靈氣逼人 康子) 

2015年5月18日 星期一

(轉貼) 第一三七次相睇

(轉貼 (星島日報報道) 


  電訊版報道:澳洲雪梨一名女子,通過網站約會,一年半內,經歷一百三十六次相睇,仍未遇上意中人。


  她三十五歲,金髮,秀麗,明眸皓齒,任職小學教師,外表相當吸引。

  正因如此,更加不忿:「如果我是那麼受歡迎,那為甚麼我還是單身?」

  是啊,緣何心事終虛化。

  於是想起,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日本人氣劇:《101次求婚》。

  主角是男人,恨娶,求極都冇女人肯嫁。

  現在所說的女子,恨嫁,卻相睇極都冇男人合心意。

  各有各的難處,問題卻是同一樣,男人只想結婚,目標明確,女子卻要鍾意才嫁。於是男人求婚一○一次失敗,女人相睇一百三十六次,亦失敗。

  要是男女目標一致,則簡單得多:男人要結婚,女人也要結婚,目標為本,一拍即合。

  但是當你玩「鍾意」,一切則千難萬難。

  因為鍾意是主觀、唯心,而且多變。今日你鍾意,明日你鍾意,難保你明年仍然鍾意,或十年後你繼續鍾意。

  通常,結婚這回事,我們預期是一生一世,而且希望是穩定。

  要是完全依靠「鍾意」去判斷,大玩意識流,則未必符合社會對婚姻的普遍標準。那麼愛自由,不如同居即可。

  結婚的特別之處,是除了「鍾意」之外,還要包括容忍、堅貞、專一、寬容、甘苦與共、老病相隨等等,如果你做不到,亦不如不結。

  正因為婚姻這麼難、這麼重要,才受到法律及社會的保障及保護。只看「鍾意」,拍幾多次拖也可以,若然要選擇結婚,你的要求不能夠全憑感性。

  許多女子,包括這位相睇一百三十六次的澳洲教師,經常將兩者混淆。要是將要求尺度略調整,保證下一次相睇(第一百三十七次),必定成功!

hongchi.hk@gmail.com
(靈氣逼人 康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