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轉貼) (星島日報報道)
題目是城中名人的一句氣話。
家族富有,成員購物消費,本來經已有刺激市道的功能。
但是何必搞生意?貪熱鬧,湊高興,開了一大家機構,不到半年,經營不善,花錢如倒水。
當機立斷,應該即刻止蝕,可惜及至想結束之時,才發覺寸步難行。
所以說:「散水更難。」名人唯有親自出手,四方八面打點周到,真正做到合法、合情、合理,保住家族名聲,能夠做到這點,其實極之難得。
可惜,沒有人懂欣賞。極其量,沒有唱衰你,已是天大面子,正如昨日筆者所言:對於「退」,對於「散」,普羅大眾沒興趣。
卻是貼身問題,一門長期遭忽視的高深學問。
正如佔中開始易,撤退難。
投資股票上車易,落車難。
請客本來已不容易,後來發覺送客更難。
世間只有《創業發達史》、《轉型成功再生秘笈》等等,卻罕有教人全身而退、全始全終的企業管理,難怪散席時,總是杯盤狼藉。
更正確的說法,其實怎樣體面下台?獲利離場?見好就收?
中國人有句老話:「進退從容自古難。」難在「從容」二字。
一部《水滸傳》,正是展示給讀者,一百零八種人生失敗的困局。話之你是打虎英雄、八十萬禁軍總教頭,或是超級富豪、小公務員等等,不幸走錯一步,即陷於絕境。
作者提供不到解救法,於是「逼上梁山」,似乎做恐怖分子,憑暴力解決,是唯一的出路。
《紅樓夢》的洞悉力更透徹,只能夠悲歎:「身後有餘忘縮手」,一切太遲了,誰不知未雨綢繆,早作打算?
但偏偏事到臨頭,才發覺永遠「未預備好」,於是收尾一仆一碌,枉負了一世英名,最終含恨而去,難道真的沒法子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