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9月1日 星期一

(轉貼) 尋找美味.初起風雲

(轉貼 (星島日報報道) 

  人生充滿挫折,但是能否再起,則各自命運不同。
 
  在所有翻身成功的故事之中,以林家舅父的最特別,因為牽涉美味食物,紫微斗數的顯示符號是「天廚」,分甘同味,大家有分,所以最有看頭。

  這位林老先生,大有來歷,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香港富豪,曾經擁有兩艘豪華遊艇,但出身寒微,奇在兩次暴敗,又兩次暴發,竟同樣是憑發掘新食材反彈。他 原是潮州人,上世紀五十年代,隨難民潮偷渡來香港,捱得窮,吃得苦,睡的是唐樓樓梯底,賺的是替舞小姐跑腿買消夜的小費,無依無靠,在街頭打拼長大。

 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,肆虐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終於結束,當時的內地,尚未開放改革,完全是一條無限制,亦無人駕駛的超級公路。林家舅父當時已有點積蓄,年 輕力壯,志氣高昂,膽粗粗孤身就北上找機會,輾轉來到上海,有次甚至去到荒涼的滬北(上海舊稱「滬」)。

那一帶全是貧窮的農村,初步看無甚商機。可是有一 日黃昏,舅父路經稻田,阡陌上忽然跑出幾隻像曱怪物,形態醜惡,同行的農民看也不看,一腳就將牠們踹死。據說怪物平時藏在濕泥裏,專咬禾稻的根,影響 收成,當地人恨之入骨,給牠們起了一個疑似昆蟲的名字。這一下,反而勾起舅父的好奇心,他聽不明滬北的土話,又對這些小怪物沒偏見,隨手拾起幾隻,帶返寄 住的朋友家裏,然後做了一件很勇敢的事。像所有中國人一樣,舅父對所有背脊向天、任何移動的生物,都有潛伏的食欲:「咦,呢隻嘢食唔食得呢?」食得的話, 應該怎樣煮才好味?然後很虔誠地,研究各種烹調方法。

  當晚他將怪物一煮一炒,都不好吃。但是發覺牠有個優點:煮熟之後,渾身透出喜氣洋洋的鮮紅色,於是取名「小龍蝦」。當地人看不上眼,於是出口歐洲,竟然賣個滿堂紅,極之搶手,供不應求,令本來貧瘠的滬北,竟然憑這種爛泥中的食材,從此富庶起來。

  而一手帶起這食潮的舅父,風風火火,第一次成為富豪。



hongchi.hk@gmail.com
(靈氣逼人 康子)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