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7月24日 星期四

(轉貼) 慳貪大過.一鋪清袋

(轉貼 (星島日報報道) 

  早前寫《銀包不露.死時三十》(七月五日),連帶開來,還有些讀者提供的相關故事。
 
  節儉原是美德,做人怎能長期入不敷支?沒節制花費更不應該。可是做人慳貪太過,很奇怪,通常會有個後期出現的共同特徵︰一鋪清袋。

  像有位資深傳媒人,平生以極度慳儉出名,甚至過年時,也堅持不派利是,眾同事前來拜年時,竟不惜避走男廁。慳到這地步,應該家肥屋潤,晚景無憂吧?理論上應如此,但是由於慳得太成功,自我感覺過分良好,去到另一個極端︰貪。

  結果中了陷阱。疑似內地傳媒集團誘騙,合資創業,對方出五億元,他出一千萬元,並當上社長,還不是大展拳腳,吐盡大半生烏氣的大好時機?

  怎料整件事是騙局,傳媒人除了金錢上的損失,還賠掉名譽,以及心靈創傷。而且由於有份牽頭,將要面對員工索償,以及訴訟官司等冗長手尾。

  這麼一個聰明人,為甚麼竟然上當?大家事後評估,俱認為他以往壓抑過甚,一旦有機會上位,竟然不惜一切,被感情蒙蔽了理智。加上平時慳貪,自以為精明,只有他剝削人,怎會有人佔到他便宜?於是疏於防範,一鋪清袋。

  另一位紡織界名人,又是精叻過甚,出名是算死草,連子女也不放過,算盡,度盡,認為他們只是負累,不會替他帶來好處。

  於是從業內物色接班人,適逢遇上年輕才俊,從英國學成歸來,外表、談吐、風度、抱負、學養等等,無一不是符合理想,簡直是上天掉下來的寶貝,唯一缺憾是沒錢。

  對名人來說,沒錢更好,以為可以容易控制,於是放心授權。及至才俊接班後,才暴露出本來面目,鯨吞產業,令苦心栽培他的名人,又是一鋪清袋。

  或許,機關算盡,往往如是。尤其是中年之後,各種報應陸續呈現,對小輩何苦吝嗇一餐飯?


hongchi.hk@gmail.com
(靈氣逼人 康子)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