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有電視劇,將西方的吸血殭屍,硬生生搬過來,連小孩子也不害怕。
其實天下文章一大抄,中學為體,西學為用,以至全盤西化,都可以。
但作為觀眾,我們不需要立體影印機,亦明白是免費娛樂,不敢挑剔,只希望每一次抄襲,起碼加少少創意,令故事更豐富。
像「吸血殭屍」這回事,最早源自東歐的巴爾幹半島,近白俄羅斯一帶,傳說中,有種叫「Wurdulak」(烏杜勒)的怪物,專吸食親人的鮮血。
發展至十九世紀,經英國文學家柏令史杜加寫成歌德式小說《杜古拉伯爵》,從此名揚天下。
從二十世紀開始,再經報章、電影、電視等傳媒推廣,逐漸衍生不同版本,甚至有波蘭斯基《天師捉妖》開創的搞笑驚慄版,類型多樣化。
當中,有大量二次創作,以及各式惡搞。近代最出色的作品,首推美國女作家安妮懷斯的《吸血迷情》系列,她是第一個,將殭屍帶出東歐的深山古堡,徹底融入我們的現代日常生活,一九九四年拍成電影,由湯告魯斯主演,票房及口碑極之成功。
可見每一次發展,俱有新添加,令題材更豐富。香港創作則有電影《殭屍先生》(一九八五年),以及前亞視《我和殭屍有個約會》,還有被湮沒遺忘,邵氏出品的《七金屍》。
至於傳統中國文化,「吸血殭屍」從未曾見,卻有「吸血鬼」,與「殭屍」,完全是兩個不同的品種。
《聊齋誌異》的鬼狐,有情有義,但亦有邪惡可怕的吸血鬼,出現於第二卷《聶小倩》。
即是電影《倩女幽魂》的原著,讀者也許沒留意,主角寧采臣,夜宿蘭若寺,不為美色財物所動,但是另有書生受誘,腳心被尖錐所刺,細細有血出,因此被吸血而死。
論理,足底是「湧泉」穴所在,應該比頸際的大動脈,更易吸吮(血往下流),亦可見中國吸血鬼不怕腳臭,比西方同類更「殭」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