懷舊,是人性的一部分,亦不是老人的專利。
更多時候,是年輕人對過去的一種憧憬,甚至是一種遙遠的想像。
像香港上世紀五十年代成長的一代,追溯傳說中,舊上海的繁華(張愛玲、百樂門、白先勇的《台北人》系列等)。
輪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出生者,緬懷五十年代,香港百廢待興的淳樸(邵氏、電懋、林黛、白燕、尤敏等)。
其實,大家都沒有機會參與,當時尚未出世,或極之年幼。正如一些八十後的年輕人,繾綣夢迴香港的上世紀八十年代:梅艷芳、張國榮、譚詠麟、周潤發、無限量 供應的日本歌、《叮噹》、《英雄本色》、巨型卡式機……經過時間的過濾,一切都是美好,可惜,同時期,他們卻看不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搏殺與愴惶。
搏殺,是因為知道餘下的時間不多了,唯有不惜一切,耗盡資源去拼命表現。愴惶,是夕陽無限好,只是近黃昏,搵夠就要收拾行李上路。
最近,居所附近開了家小店,老闆拼搏得驚人,看他的作風,忽然喚起久違了,香港上世紀的八十年代精神,具備以下特徵:
開業時,先自動減價,吸引大量新客。
希冀以平價及優質服務,壓倒對手,逼他們執笠,令自己肥壯獨大。
不放假,一星期開足七日,除了大年初一、二、三,端午、中秋、聖誕、清明,一律開工,年中無休。並且非常之「Hard Sell」(硬銷),硬橋硬馬,自賣自誇,一定要逼到你讚好。
很久很久很久,沒見過這種老闆,曾經盛行於香港的上世紀八十年代,信奉多勞多得、食得即是做得、有前無後打死罷就,不止是他們,還有成班夥計忠心追隨,大家齊心合力,一起奔向橙紅色的落日。
現今?只剩下這位小老闆,看得出他非常不忿,對眾同事不肯搏殺,很看不過眼,成為一個時間遺下的孤兒,原因是時序的剪接錯誤……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