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命,文星高照,逍遙海外,也是一種奇格。
香港作家亦舒,寫了幾十年,一九六六年十一月出第一本《女學生日記》,直至二○一六年《衷心笑》,三百部了。
絕對是一項紀錄。回歸前的香港,集結中國各地人才,百花齊放,新舊交替,中文報業及出版事業蓬勃:金庸、梁羽生、蔡瀾、李碧華等等,人才輩出。
亦舒是本土番書女派,唸何東女子中學,曾經留學英國,旅居台灣,後來移民加拿大。香港,不,甚至華人作家雖多,但是持續三十年,跨地域界限,長寫長有的,只有一個亦舒。
除了勤力、持久,還非常專業。《星島日報》副刊曾經連載過她的小說,「天地」出版社的劉文良先生(已故)幫忙約稿。一旦應承,整疊文稿齊全送到,收費又合理,不用追、不用催,編輯部仝人感激下淚。
至於她寫得好不好?由讀者評論。但出書三十年,出書三百本,事實擺在面前,細水長流,這個成功個案,很值得年輕人參考。
筆者任職記者 時,曾替《東周刊》做過一部香港暢銷書作家的專刊,借用金庸小說《天龍八部》的名字,訪問過八位大作家,好像是一九九三年的事。
亦舒極少接受訪問,那一次也是託蔡瀾及劉文良的幫忙,越洋以傳真(當時未有互聯網)對答。二十多年前,她已經出書一百五十多部,回看當時的訪問內容,竟沒有過時,她一直緊守崗位,有始有終。
像關於寫作:「時常戲謔地答:『你要讓我坐覑寫,站覑我不能寫。』寫作毫無特別習慣,我不煙、不酒、不藥。早上八、九點鐘起來寫,堪稱最健康寫作人?不過要給我一杯奶茶,否則眼睛睜不開來。」
「我喜歡寫,覺得文字創作其樂無窮,讀者如果還喜歡看,那就最好不過……」
「居住香港三十多年(當時),自由自在用中文寫作,我真的幸運。」
如此而已,實言實幹,於是有今日的成就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