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2月13日 星期一

(轉貼) 不如傷病,不如不做

(轉貼 (星島日報報道)

曾經寫過以「不」為主題的系列。 

其中一篇,是《「不做」比「做」更重要》(二○一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)。 

年輕時不明白,心頭熱,有得做,一定做做做,通宵十日也給你死出來,拋頭顱,灑熱血,賣命也心甘情願。 

逐漸,終於體會到,原來在人生漫長的旅途上,間中,與其白費氣力,不如懂得收手,懂得潛沉,懂得引退,以「不做」換取時間與空間,固本培元,才是生存的王道。 

無奈身不由己。不是不知道,不是不明白,可惜運去金成鐵,一切都是徒勞無功,動輒得咎。 

但是大戲台已搭建,門票已賣清,觀眾已就座,怎輪到你不出場? 

唯有頂硬上。厚着一張老臉皮,強撐着粉墨登場……那後果之慘,你我不忍聞問,眼白白看着一個好人,就此被眦掉了,粉身碎骨,永無再起之日。 

早知如此,不如不做。卻慘在下台難。 

怎辦?終於從一位朋友的命盤中,得到啟示。與其做得七零八落,傾家盪產,不如收手,只要他肯不做,天下太平。 

但是通常男人,不行!睾丸素作祟:「虎老雄心在」;「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」;「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」。猛將廉頗老了,仍然以「大食」為榮譽(飯一斗,肉十斤)。 

旁觀者看得心驚肉跳:賺一百萬元,倒蝕七百萬元。永不認錯,永不改過;錯也是社會的錯,時代的錯。恨不得將此人捆綁幽禁,怎能強制他「不做」? 

幸好,有個名堂「保外就醫」。病了,就可以體面地下台,赴海外休養,名正言順,光明正大之至。 

年輕時不想做,時興「留學」去。五十歲後,可改為「養病」。沒有人會深究,其實出去玩,但花費遠不及他發憤圖強之時,所蝕的大數目。 

不然,「養傷」也好,乘機快閃,當事人得休息,身邊親友也可鬆口氣。罷,罷,罷,不做算了。




 hongchi.hk@gmail.com

(靈氣逼人 康子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