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向不信改名,但自從知道馮德倫的本名,竟是「進財」之後,恍然大悟:不怕生壞命,最怕,真的是改壞名。
要是馮生沿用本名,舒淇未必肯嫁,不相信可以問問她。
我們這一代,偏向「改名無用論」,因為曾經出了一個周潤發,還有名字比這更土、更俗嗎?
他初露頭角,拍《狂潮》之時,連琴姐李香琴都勸他:「發仔,你個人樣樣都好,差在個名……」話口未完,發仔已經紅到砰砰聲。
後來往荷里活,發仔仍堅持用原名,老外全不介意,反而覺得夠特色,一律叫他「Fat」(肥),好玩。
還有同期的「張國榮」,原名張發宗,俱是平實;「劉德華」原名是劉福榮,一聽已知是肥仔名,非改不可,改後又真的大紅大紫。
這個「福」字其實意義深遠,大吉大利,做人做得久了,才認真體會到其可貴。特別是抗戰前後,曾經很流行:「福兆」、「福深」、「福和」等,俱是好名字。
當時局穩定下來,風氣又轉變了,嫌「福」字老套。像盧永福,後來改了個洋名盧大偉(已故)入行,觀眾頓感時髦有型。
還有老實朋友,出身大家族,祖父書香世代,精通命理,替兒孫改名,全用五行相生相旺之道。
怎料去到第三房幼子,也不知道是才盡,或是年老力竭,抑或是勘破:改個好名也沒用,竟然返璞歸真,不再講究,玩起家常小菜:蘭蘭,康康,朋友則叫「永福」。
今次連他阿爸(三少)也忍不住,太俗了,抗議!祖父從善如流,即刻改你一個「永強」,寓意「永遠強壯」。也好呀,雖略欠文采,仍然說得上平實大方,正好符合現代人需要。後來,你看華人替熊貓改名,也是差不多,可見祖父其實有遠見,可以做第一代的潮流教主。
不只是現今,上一代的前輩,以至歐美日等藝人,俱有別號或改名。正如「康子」,通行多年,也不是本名呀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