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轉貼) (星島日報報道)
亦因此,當有富豪向他招手,為解財窘,甘心肉體連靈魂一併奉上。
不是不可惜的,這麼聰明的一個人,晚年竟破敗如斯。
其實人到中年,許多俱有左支右絀之歎。歷史上的代表人物,是英國大文豪狄更斯的老竇尊。
他可能是一個善良的好人,但是天生不擅理財,後天亦無努力改進,經常債務纏身,終至令全家坐錢債監,連十二歲的小狄更斯,亦因此被逼輟學,幹苦工以微薄的薪酬抵債。
這番悲慘經歷,造就他寫成《苦海孤雛》、《塊肉餘生記》等世界名著。
以此堅實背景,你會相信老竇尊是欠債專家,最有資格在這方面發言,他留下名句:「當你賺二十鎊,花十九鎊九先令時,恍如置身天堂,可是當賺二十鎊,卻花二十鎊零一先令時,即等於處身地獄。」
千萬別看輕多花出來的「一」先令,開始時,你以為很小很小的一點,可是這是負數,往後,所有上千、上萬的欠債,俱是從這裏開始一直滾存,只因為最當初,你沒有填補這個很小很小的洞。
看前高官的透支額,正是以這個模式擴大,像傳說中的妖怪,遇風即長,終至無可收拾、萬劫不復的地步。
但是誰沒有試過欠債?為甚麼前高官竟然毫不警覺,在債務劇增之前,當機立斷,節衣縮食還錢填琑?
這又牽涉到命理。論財富,紫微斗數有不少傾家蕩產的破敗之局,各有各的厲害,當中,最陰毒的一種,是有掩飾、有包裝的特質,以「文曲星」「化忌」為代表,令人自我感覺良好,外邊又看不出破綻,於是繼續豪使下去……
其實,內裏經已爛透,血肉早蝕光了,只剩下空架子,像骷髏般行走,欲救無從,唯有靜待滅亡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