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轉貼) (星島日報報道)
對占卜算命者來說,預批死期,原是工作的一部分。技術上,的確可以做到。像紫微斗數,有多種死亡的格局(「鈴昌陀武,限至投河」、「廉貞七煞,路上埋屍」、「巨火擎羊,終身縊死」等等)。
即使不成格,當流年逢流月,眾凶星煞星,遇上禮樂、儀仗等小星之時,亦恐怕劫數難逃。甚至看掌相、觀氣色的高手,也可以看出端倪。
不過,行內有不成文的規定,即使有十成把握,算者一定會說鬆活些,起碼留三分餘地。
為甚麼不能說死?
一、生死大事,你我都是凡夫俗子,憑甚麼我有資格定你的死期?
二、任何人即使說得開通,對死亡始終忌諱,你鐵口不二批人命終,對方一定反感,得罪客人等於倒米。
三、凡是命理研究者,不論各門各派,始終敬畏天命,常言道:「人算不如天算」,應該讓頂頭大老細,作最後的裁決。
縱使對客人的父母,為保持禮貌,亦不宜一開口就說:「你細個時死鰦老竇?」
寧願婉轉些表達:「你許久沒見過父親了,可惜啊。」
許多時候,靈驗不是等於全贏,說話乞人憎、討人厭,只會招惹反感及抗拒。怎樣恰當、得體,又準確地表達訊息?值得我們畢生學習。
除了推算錯誤之外,還有其他影響死亡的可能性。譬如說:現代醫學進步、交通及通訊發達,即使我們出遠門,遇上意外時,亦臨急有救,未必一定是「路上埋屍」般可怕。
因此,批死期不妨放輕些,沒必要句句震撼、字字奪命。可是,先父生前由於失明,為要令客人信服,占卜時難免「重口味」,一語必定要中的。
像手頭存有一份一九九五年的舊報章,記癡情讀者拿覑亡妻的八字,找先父問卦,想尋找她的下落,結果被一句打回頭:「此人應已死。」像這種情況,倒沒必要留餘地了。
hongchi.hk@gmail.com
(靈氣逼人 康子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