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1月30日 星期三

(轉貼) 第二人生,何以維生?

(轉貼 (星島日報報道)


假如你接受「第二人生」的說法,而看現實數據,情況又愈來愈接近之時……  

隨而面對的問題,首先是「何以維生」?紫微斗數演繹為「祿」,即是錢、衣食、入息,或一切生活資源。 

香港人的上兩代,五十五至六十歲退休,優游約十年,平均七十歲壽終正寢,大事已了。

輪到上一代,仍然是六十歲退休,但隨着醫療及保健進步,長者可以輕易跨過七十大關,八十常有,九十(歲)後間中入院,仍未死得。 

一百歲,不再是傳說中的人瑞,在我們身邊,以至全世界,整體愈來愈普遍,可惜大部分已失去活動能力。 

簡單算術:要是六十歲收工,沒糧出,試問怎捱到九十,或一百歲?中間整整三十多年零收入,靠綜援?生果金?或子女供養? 

我們很早就放棄了「養兒防老」的觀念,一些國家靠政府福利。像日本、法國、北歐諸國等,他們先行二十年,老人開支已造成龐大負擔,開始出現「仇老」、「反老」、「啃老」等惡劣現象。 

但要是政府削減老人福利?全體公公婆婆,即上街示威,與防暴警察開戰,力抗胡椒噴霧,血淚迸發,萬一有個閃失,示威者倒地中風損傷昏迷,必然引起更大騷亂。 

左不行,右不行,前無去路,後有追兵,試問應怎辦?筆者還是那一句:「求人不如求己」,自己設法,好過等人救。優勢是不同前半生,少不更事,浪費許多精神氣力,後來,起碼做了四、五十年人,多少總有個打算。 

關鍵是要及早,勿等到退休的那一天,才開始思量後路。或以為領得一大筆退休金,可以哈哈哈,為所欲為任我行……理財第一課:花錢永遠比儲錢快。 

要是你享有長俸、收租,或年金等,壓力可以稍減。但最好保持賺錢的能力,精神上亦需要有出路,長做長有,自給自足,加上身體健康,才是最理想的第二人生。



hongchi.hk@gmail.com
(靈氣逼人 康子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