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6月22日 星期三

(轉貼) 誰可以獨善其身?

(轉貼 (星島日報報道)

人性,通常自私,總先顧及本身利益。 

歐洲在上世紀,經歷過兩次大戰,滄桑歷劫,於是努力想建設謀求幸福的社會。 

蘇聯及東歐那邊,奉行社會主義路铫,經幾十年實驗,失敗,瓦解。 

英國試過偏左、偏右,盡量走溫和路铫,仍逃不過國力漸衰,生產力下降的大勢。歐洲其他國家分久必合,結成聯盟,凝聚成與美國抗衡的經濟體,早已明白到任何一個國家,在當今世代不能獨存。 

北歐三國,則試行福利主義,戰後以來均富、少貧,人民高教育及文化水平,發展至二十世紀末,幾乎以為找到人類幸福的模式。 

可惜,只是「幾乎」。當你以為解決了所有問題,新的社會問題又逐漸冒起:最常見的是種族歧視,由於自我感覺優越良好,於是看不起人,引申開去是鄙視條件較差的地區與民族。
部分甚至激化,成為德國納粹主義的復興溫床。亦由於社會福利太好,年輕人沒機會受磨練,經不起挫折,容易自眦、吸毒、濫藥,甚至是自殺。 

法國南部海岸的城市,亦不例外。經一百幾十年來的長久經營,倚仗得天獨厚的氣候及地理環境,孕育成富裕、寧靜、文明,又非常舒適的社會,先別說長久定居,間中度假已很滿足。 

但是只是你一個人好,並不足夠。在風和日麗,花香鳥語的尼斯,竟然愈來愈多人露宿及行乞。要是你硬着心腸不理,他們會帶同髒兮兮的寵物犬,或眼濕濕的小孩子,向你拉扯懇求,淒涼啜泣……
怎會弄成這樣子?一部分是流落,是,天國也有陰暗面,一樣有困苦失意人。更多是難民,從叙利亞湧來,以為可以逃避旱災和戰亂。 

於是聯想起香港,上世紀六十年代,我們有中國難民,七十年代,又有越南難民,可以統統不理,趕絕他們嗎?則成為今日的日本:普遍高齡化,出生率又下降,後繼無人。




hongchi.hk@gmail.com
(靈氣逼人 康子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