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轉貼) (星島日報報道)
現代人愈來愈心急,花開趁早,成名趁早。
卻可知道:花早開,亦早謝;若早成,亦早敗。
且由他去,當中,自有他的因果,自有他的道理。
像先前提及的莎莎,丈夫九兄弟,人才輩出,當中一位,自幼沉默寡言,直至七歲,才肯開金口。
從此急起直追,品學兼優,是香港著名的腦科醫生。
還有一位朋友梁醫生,是眼病專科。四歲時上幼稚園,也不記得為甚麼,忽然不高興了,用他的說法:「嬲咗」,翌日起來,拒絕上學。好在父母並不緊張,小孩子由得他,就此輟學三年,七歲起才返學校唸書,後來並未窒礙他成為一位優秀的眼科醫生。
如果這兩位醫生,肯站出來,替自閉的孩子,說句公道話就好了。
可惜,筆者幾經考慮,仍是不敢透露他們的真實姓名,因為怕受歧視。
你知道多容易:「某醫生囉,怪不得醫死我個仔,原來佢細個時自閉鮋,難怪!」或:「某醫生曾經患過自閉症,讀少兩年書,醫術一定會比較差,都係不要找他睇症了。」
諸如此類,是非八卦,就此陷人於不義。
對現今的自閉症患者來說,父母心急亦正常,因為世界人口急劇膨脹,競爭愈來愈劇烈,機會愈來愈吝嗇。
這是跨行業、跨界別,甚至是跨種族的全球性問題。
像即將來香港,開演唱會的艾頓莊爵士,也有感而發:「一些歌手早熟,一些歌手慢熱。」
他承認是「慢熱」的那種,初出道時,慶幸在上世紀的六十年代,唱片公 司會肯花五年時間(!),去投資及栽培一個新人,給你有機會錯,亦給你有機會改,於是有天分的歌手,得以鞏固、扎根、成長。
現在?全部一招了,出碟一次失敗,玩完。當中坑葬了多少有潛質的年輕人?
既然大家要快,往後,我們再沒有艾頓莊,亦不再有周潤發、劉德華、周星馳等等,難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