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我們坐定定,說起上世紀八、九十年代的往事,懷念張國榮、梅艷芳、羅文、黃霑等等,多溫馨。
但是十年前,不是這樣的。
當時的香港人很殘酷,一切要趕趕趕、快快快,不論任何行業,你慢一些,好去死;你老一些,更加要死,咪阻住地球轉。試回看當年的傳媒報道,尖酸、惡毒、刻薄,忙不迭的捧新人上場,對舊人一律踩!踩!踩!
幾時有「集體回憶」?何曾有「香港本位」?甚麼是「本土創作」?聞所未聞,我們喜歡自相殘殺,趕絕各位前輩。 不止是傳媒的問題,根本社會風氣如 此。仍記得二○○二年,梅艷芳開告別演唱會,當時大家已知道她身罹絕症,還記得有位資深娛樂組主管,哭着說:「阿梅快要死了,出來唱,竟然只開得六 場……」
不由得你不欷歔。可能當年的香港太好景,風風火火,人人急於上位,及至二○○三年沙士大劫之後,眼前無路,才想起要回頭,開始有人哼起《獅子山下》。 可惜黃霑等不到了,早在一九九二年,與筆者初次見面時,他已經感受到新興填詞人的壓力,罵起來口沒遮攔:「基佬嚟嘅,點寫情歌呀?佢哋識嗰種感受咩!」
但是潮流這回事,不能夠以常理解釋,法文稱之為:「A La Mode」(風尚),真正是來去如風。我們既不知此風從何而來,往何而去,只知道順風者生,逆風者亡,千萬不能夠跟潮流對抗。
霑叔偏偏卻看不穿。也難怪,從二十多歲起,他一直帶領潮流;五十歲後,仍寫出風靡一代人的《滄海一聲笑》,正玩得高興,怎甘心被人說「Out」?
可惜現實是這樣殘酷。其實潮流或去,或來,有順,有逆,每一個人俱受到時間的洗禮,當環境逆轉之時,低低頭,忍忍氣,一息過天涯,轉頭又當你是寶。要 是霑叔仍在,只是接那些老香港的懷舊騷,不知多紅、多風騷,還要忙於跟各位阿哥、阿姐,笑罵調情鬥不文……他忍得過去就好了。
hongchi.hk@gmail.com
(靈氣逼人 康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