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8月1日 星期二

(轉貼) 像好爸爸的模樣

(轉貼 (星島日報報道) 

港聞版載:六十多歲中年男子,在便利店偷避孕套,以高買罪名被捕。

避孕套值幾多錢?急色成這個樣子!或是有偷竊癖,心理上有不可彌補的缺陷。

像這類大城小事,通常我們看過就算。可是舊同學小松,為此激動不已,原來他認識這個人。

三十多年前,這位中年暖男,原來是教會的神職人員,長相圓圓胖胖,和氣慈祥,待人接物溫和忍耐,簡直是完美「好爸爸」典範。

當時,小松同學只有十一、二歲,對他非常仰慕,每星期上教會,聽講道,查《聖經》,跟足一切指示,在那個小小的世界,得到前所未有的安穩平靜。

如果,世界一直是這樣運行,就太好了。可惜,我們都知道,太過美好的人與事,怎會長久?原來,小松心中,也有缺失的一角:六歲時,父親在交通意外中身亡,令小小年紀的他,深受「無常」震撼,並且嚴重缺乏父愛。

當他上教會,遇見這位暖男「好爸爸」,單純的心靈,立即找到寄託,從此對號入座,對他敬愛服從,不知不覺中,已將對方代入父親形象。

「好爸爸」亦留意到這位小朋友:特別乖,特別靜,神色特別愴惶,進出特別孤獨,還有,很努力討好長輩,希望爭取別人對他的認同。

當了解小松的身世後,他大表同情,在教會裏發起募捐,以神的名義,替小松和家人籌款。

據說反應很熱烈,小松全家感動到不得了,冀盼這筆善款,可以幫助他們度過經濟窘境。

怎料,一星期後,「好爸爸」忽然失蹤,教會方面亦不敢隱瞞,直言他私吞捐款潛逃,卻沒有明言損失的數目。但相信銀碼一定不小,否則,暖男不會為此犯險。為維護教會聲譽,整件事封鎖得嚴嚴密密,盡量大事化小,小事化無。

可是對小松同學的打擊,卻非常巨大,等於兩次失去父親。從此,他對於任何疑似「好爸爸」的物體,常懷警惕之心,對他們加倍防範。亦因此,出來做事後,帶眼識人,當年的不幸經歷,後來救他一命…… 

 hongchi.hk@gmail.com
(靈氣逼人 康子) 

(轉貼) 夢見亡貓,轉世投生

(轉貼 (星島日報報道) 

我們親愛的人逝世了,很懷念。要是相信輪迴的話,可有辦法,追尋亡者的下落?

看你的決心有多大?方法是有的:佛教的《地藏經》第十二章(見聞利益品),已刊載,只要誠心恭奉地藏菩薩,唸其名號一萬遍,自能如願。

筆者曾親自試過,不花錢,不費力,只需要高度專注。當去到七、八千次左右,已漸露頭緒,往後,你是否繼續?則看各人的福緣。

至於一般人,要追尋輪迴的軌,除非是宗教領袖,或大修行人,他們臨終時,可以預告自己投生的時與地。

並囑咐同門及弟子前往接引,屆時有各種確認的機制。這種傳說中的隔世追尋,行於西藏密教的「靈童」傳承,間中,亦聞道教用來收領弟子。

但生死之事,畢竟虛渺,即使真的能夠相認,隔世重逢,可還能夠相處愉快,再續前緣?仍存在許多變數。

人與人如是,人與其他道眾亦如是。像聰明朋友,愛貓於五年前病逝,念念不忘,最近忽然夢見。

先是見一隻母貓,生下四隻花色小貓,一起躺在籃裏,俱是未曾見過,從不認識。正看得有趣,一身薑黃的亡貓出現,宛如生前,牠對朋友喵喵叫,跟跳進籃裏,跟四小貓混在一起。

夢醒,朋友相信是亡貓給她傳訊:相隔五年,她終於再次投生,今次的形相,應是小花貓。
朋友並非教徒,亦不是修地藏,可是對靈體,常有感應。若干年前,她和丈夫曾經救過一隻折足的斑鳩,帶回家悉心照料,不久,仍是亡故。

雀死後七日,她夢見斑鳩的屍體,一直腐爛,最後幻化成一個僧人,向她合十,沒頭沒尾的說了一句:「我前生是個和尚……」

反而其丈夫,甚麼也感應不到,可見各有緣份。今次她夢見小貓投生,竟喚起恢復養貓的決心,屬意夢中的小花貓模樣。

同時,另有忠厚朋友夢見亡犬,亦是與投生有關。


 hongchi.hk@gmail.com
(靈氣逼人 康子) 

(轉貼)   完美婚姻,不到白頭

(轉貼 (星島日報報道) 



世人,尤其是部分女性,俱嚮往「完美婚姻」。她們的口頭襌:「嫁仲使做?」好,求仁得仁,結果真的嫁到英俊、富有、事業有成,仲要是真心愛妻的完美丈夫。

通常還要好生養,多數得二子。作為一個女性,簡直是大功告成,完美典範,遺憾的是,至此,可以收工了。好幾位女性朋友,俱是如此命運:約四、五十歲,不幸身罹惡疾。由於家境富裕,丈夫傾力營救,偏偏藥石無靈,苦捱了幾年,醫到渾身殘破,才不治逝世。

或是丈夫盛年夭折,先走一步。說得難聽點:愈幸福,愈短暫。

破解的方法,除非是續弦、再婚、不註冊,或是不生育子女,即可免這一劫。

正是反映「結婚一定要付出」的現實,沒有淨賺。如果有,一定為時甚短,往後,你要獨自承受,將來埋單計數,付出與收入應打個和。

倒不如開開心心付出:愛這個人?支持,包容,忍耐,統統不計較,婚姻反而會長久。

其實任何人際關係,都存在這種情況,不能夠單方面長期付出,必定是要你付出一些,我又付出一些,共同增長利益,才可以繼續維持下去。

亦正是雙方互相需要。假如你嫁給一個超級富豪,他有財有勢,雄霸天下,試問在這段婚姻關係中,你還可以有甚麼貢獻?
要生養
,外邊大把年輕力壯的代母。要消遣,還少得了豬朋狗友?長此以往,只有你依賴他,他卻不需要你,試問怎會幸福?

所以一般婚姻比較穩定:我需要你,你需要我;公一份,婆一份,凡事有商有量;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拉拉扯扯才長久。

像《射鵰英雄傳》,最近電視又重拍:郭靖與黃蓉,因誤會吵嘴,幾乎在決裂邊緣。那小子最惦念,是蓉兒替他閉門療傷的恩義,要是連這個也沒有,絕交又何足惜?

 hongchi.hk@gmail.com
(靈氣逼人 康子) 


(轉貼) 賺頭蝕尾,或蝕頭賺尾

(轉貼 (星島日報報道) 



婚姻,最好是背景接近,志趣相投。

要不,是對方超級好,不用想了,一定結得成。

要不,是自己超級好,不用想了,統統由我承擔,亦一定結得成。

可惜,以上三種理想情況,並不常見,大部分普通人,俱是遊走於中間。

即是結婚後,發覺種種的不如意,懷念單身時代的無拘無束,自由自在。

但要是不結婚,冷冷清清,孤孤寂寂,眼看別人恩愛熱鬧,心裏又說不出的難受。

就這樣吃在碗裏,看在盆裏,永遠不珍惜已有,永遠渴望未有,長年累月,生活在自設的無間地獄之中,求出無期。

更不堪的,是結婚初期,歡天喜地,不久,陷入分歧。譬如另一半老了、病了、窮了,即生厭棄之心,或發現更佳對象,嫌阻礙自己的大好前程,卻又不肯主動離婚,怕給人話柄。

於是日夜在家吵鬧,打貓罵狗,摔碗擲碟,或冷戰,拒人於千里之外。原因是對婚姻,有錯誤期望,以為一定有得賺,卻沒料到,當這段關係由盈轉虧,眼看要長年累月蝕下去,怎辦?
還有一種錯誤的期望:「倚靠」。為甚麼好端端一個人,身體健康,四肢健全,受過平等教育,出來做事同工同酬,心理上卻要依靠別人?

當另一半的能力不及,或時運不濟,即急急另謀出路。

若然自知是這種性格,倒不如不結,寧願長期約會或同居。

算命時常遇到這些情況:能夠預知你另一半的特徵、性格、行業,以及運勢變化等。一般情況,若非賺頭蝕尾,即蝕頭賺尾,總會遇上逆境的時候。

要是想保存婚姻,雙方都要付出,雙方都要努力,怕蝕底者免問。難道沒有完美的婚姻?有,淨賺。則其中一人必減壽,注定不能到老。 

 hongchi.hk@gmail.com
(靈氣逼人 康子) 


(轉貼)  單身易成為目標

(轉貼 (星島日報報道) 
少林寺師兄,一生不近女色,自然缺乏了解。

恒山派師妺,一生冰清玉潔,自然不懂異性。

可是現實社會裏,成年人的世界,不是分開男校與女校兩大陣營,而是男女混雜。

在日常生活層面,我們都要接觸異性:工作,消費,旅行,以至家中添了新的異性成員,都是常有的事。

要是對異性缺乏認知,很容易會溝通誤會,鬧出笑話。通常,我們會先在家裏學習,然後上學,跟同學們相處,進一步,才出來社會工作,跟不同層面的人接觸,繼而拍拖、結婚、組織家庭……

一生不停犯錯,不停糾正。所以說:「孤陰不生,獨陽不長」,要是做不到「陰陽調和」,你對這個世界的認識,只有一半,可動用的資源,亦只有一半。 同時,受騙的機會,卻增加一倍。

因為不懂異性,又好奇,很容易會成為其他人的目標。上一代,靠父母或朋友介紹「相睇」,新一代極度抗拒,寧願上社交平台,虛空中,去尋覓自己心目中的愛情。

素未謀面,不認識,沒交往,竟然以為可以交心?於是出現大量電騙案,最近發展到跨境網戀騙婚的階段。

局外人看,簡直不可思議,怎可能發生這種荒謬、離譜、完全缺乏基本常識的生活情節?

而且涉案銀碼巨大,動輒數以十萬元計。最新一宗跨越中、港、台的「網上情緣」騙局,受害眾女子共損失七千七百萬港元。

單身男一定有,不過由於雄性脆弱的自尊心,通常暗吃啞巴虧,怕報警張揚,相信隱藏的個案更多。

類似這些單身男女受騙的現象,自古以來常有。上一代叫「筆友」,進展過程緩慢,現今是互聯網時代,財富可以秒速消失。

於是懷念結婚的好處。雖然一定要付出,但即使更不堪,起碼仍有一個老伴,或一兒半女在身邊,不幸單身受騙,則連一個人也沒有。





 hongchi.hk@gmail.com
(靈氣逼人 康子) 


(轉貼)  結婚一定要付出

(轉貼 (星島日報報道) 

據最新的統計處報告,香港人口七百三十多萬。

當中,從未結婚的男性,達九十五萬三千多人。

從未結婚的女性,略少,有九十萬八千多人。

注意:他們屬於「從未結婚」類,即是不包括已離婚人士。要是一併計算,香港的孤男寡女,可能各超過一百萬人。

為甚麼他們不結婚?或再婚?

原因可以有很多種。但是據筆者觀察,最關鍵的因素,是雙方都「怕蝕底」。

而婚姻,在建立夫妻關係的過程中,一定有付出,沒有人可以得到全部好處,賺到盡,不肯吃一點虧。

作為男性,通常最怕拘束,最愛自由。為甚麼無端端,娶一個女人回來?既要增加開支,又要被她管頭管腳?

以前香港有句街坊趣味的小曲:「成個老襯,從此被困……」完全反映現實情況。

女性何嘗不一樣?當就業普遍,經濟獨立,自己賺錢自己花,逍遙自在,何必嫁一個人,看他的眉頭眼額?

通常雙方肯犧牲,一是社會壓力,二是為生孩子。

以前適齡男女不結婚,被視為異類,身邊許多人說閒話。現在依然有,但是當事人話之你,不再忌憚,甚至全無顧忌。

至於傳宗接代,更加是不合時宜。父母早已放棄催促,只有真心很很很喜歡小朋友,才會想做父母,亦因此,才肯結婚。

不然,還有甚麼動力,令兩人肯從容就義?

或許有新移民,通過婚姻,爭取居留權,那是另一回事,而且通常目標達到之後,彈指即散,各自恢復單身,繼續在市場上尋尋覓覓,或一個人,都可以快快樂樂。

仍然有人相信愛情,不過既然真心相愛,只約會,或同居已足夠,何必一定要結婚?這回事的投資太大:精神,時間,錢財,以至肉身及靈魂,孤注一擲,而回報率統統沒保證。

於是又回到文首的問題:男不婚,女不嫁,少林寺與恒山派,長期處於對峙的狀態。





 hongchi.hk@gmail.com
(靈氣逼人 康子) 

(轉貼) 少林寺僧人Vs.恒山派女尼

(轉貼 (星島日報報道) 

近年出外用膳,常見許多食店,尤其是年輕人的熱門去處,清晰分開男\女陣營。

恍似回歸中學時代,男生只跟男生玩,女生只跟女生玩,不容僭越。

可是,大家都是成年人,卻罕見拍拖,或男女群組活動,各自嚴守陰\陽界。

簡直像少林寺的僧眾,出來行走江湖,清一色,不動心,苦練童子功。

另一邊,則是恒山派的女尼,冰清玉潔,對異性全無興趣,或視為禁忌,專心練玉女劍。

這種特殊現象,上一代罕見。還記得那些年,港產電影仍流行「追女仔」?男女鬥氣、調情,起碼還有一番熱鬧。

新一代,則十分清幽,男子根本沒有「追求」的意識,基本上,是煮到來就食,太麻煩的免問,結婚更加沒興趣。

女子組方面,一不想生育,二不想結婚,加上經濟獨立,寧願加入社交網站群組,多認識朋友,發展共同嗜好,也相當好玩,愁寂寞。

於是出現「不婚時代」。據今年政府統計處報告,至二○一六年中期,香港人口共七百三十多萬,男女比例嚴重失衡。

三十至四十九歲的單身女性,全面上升至二十五萬。適齡的男性,卻不肯娶,四十歲以上的單性男性,亦同時增加。

現時的單身男女比例,是一千女,對九百二十五男。要是雙方能成功配對,則可望解決大部分的婚姻問題。

難在現今各自歸邊,少林寺眾師兄弟,樂於閉關自修,恒山派的師姐妹,又守身如玉,根本沒機會溝通。

而我們都知道:戀愛、拍拖,以至結婚,俱需要練習,絕少會一次成功,期間要多觀察、挫折及學習。

但要是男女繼續分開陣營,互不了解,只會形成惡性循環,製造更多誤解、糾紛,以及社交上的錯亂。

像近年急升的網上婚嫁詐騙案,正是這種大環境下的惡果。


 hongchi.hk@gmail.com
(靈氣逼人 康子) 

(轉貼) 教雀鳥吟唐詩

(轉貼)  (星島日報報道) 

像所有異能,天賦得來,俱要面對較實際的問題:「有甚麼用?」

具超級記憶力,過目不忘,大利考試。

或唱歌跳舞,娛人娛己,賣藝走天涯。

否則,太平盛世,異能者無甚可為。

為生活,唯有將異能娛樂化。像先前提及的七歲數學神童羅文輝,上電視節目《歡樂今宵》,又客串電影等等,熱鬧過後,成年發展平平。

或像朋友天天提及的小女孩,天生透視眼,可惜並不代表有吸金能力,只會造成精神困擾(「點解人睇唔到,我睇到?」)。

見鬼更慘。忠厚朋友一家四口,可是自他懂性開始,總看見客廳窗簾後,站一位憂愁老伯,當他表示應「一家五口」之時,必定被母親扑頭。這種天賦令人嫌棄、排斥、厭惡。

日前說起公冶長(《中國第一位雀鳥傳心師》),生性清高淡泊,《論語》第五篇及《史記》的《孔子弟子列傳》,俱有記載他得老師孔子器重,甚至招為女婿,反而對他「通鳥語」的神奇事,隻字不提。

原來古代的士大夫標準,以建制先行,個人的品行與學問,比任何異能更重要。

但換作現代,娛樂至上,要是公冶長肯公開表演「雀鳥傳心術」,肯定大紅大紫,「YouTube」點擊率熱爆,還可以向全世界的雀鳥收風,大大有用。

聰明朋友則發現相反的例子:北京有位伯伯,教家中的八哥鳥唸唐詩。不是人通鳥語,而是調轉過來,是鳥通人語。

還要是高級程度,字正腔圓:「白日依山盡,黃河入海流」(王之渙《登鸛雀樓》)。
又回去老問題:「有甚麼用?」

主人是退休人士,與妻子充滿愛心,養了一屋小動物,互相信任愛護,生活有調劑寄託,正是大用。

靈氣逼人 康子

(轉貼) 接觸感應,萬物有情

(轉貼 (星島日報報道) 

在人類各種異能當中,有一種「接觸感應」(Psychometry),屬於超感官範圍。

不是對人類的占卜算命,不是對畜牲的動物傳心,亦不是對發夢局局長的夢兆吉凶。而是單憑一件死物,通過感應(視覺\嗅覺\聽覺等),知悉其過去的經歷,以及感情連結。

說起來,似是不可思議。其實,在日常生活很普遍,甚至是我們單純的直覺。

最常見是舊衣服,傳統叫「故衣」,潮流稱「古」。有些朋友極度忌諱,一上手即扔掉,碰也不敢碰,有種說不出的厭惡感。亦有人很喜歡,愛不釋手,日夜繾綣。尤其是親密者的餽贈,可以勾起氣味和回憶,像已故的柯德莉夏萍,臨終時,留給男性閨密,時裝設計師史雲之,是一件心愛的毛衣。

不論喜或惡,其實是本身「接觸感應」的顯示。專門些,會成為嗜好,像古物愛好者、古玩鑑賞家等。

他們對過去的物件,有種近乎沉溺的愛慕,通過摩挲撫摸、欣賞考證等,得到心靈上莫大的喜悅,而並非單純為錢。

進一步,考古學家對古物的熱誠,當作畢生事業,更需要這種異能,分別只是程度上的高低深淺。

坊間有學習課程,朋友羅拉曾報名。上第一課,導師要各人取出一件貼身物品,給陌生的同學觸摸,然後說出最直接的感應。

當時,羅拉拿出的是手鐲,來歷頗特別:由她太公的棺材釘製成。作接觸練習的同學,彼此從不認識,怎料她一撫摸手鐲後,竟然說:「看見一雙老人的手。」

如果根據「接觸感應」的定義:物件有吸收和記錄訊息的功能。該同學應有這種能力,不過通常,如瞎子摸象,只能看到其中一小部分。

善良朋友也有類似的經歷:母親病重,未知吉凶。他請教一位具異能的「阿姑」,她要求朋友帶來母親的睡衣,給她深深一嗅,即表示老人家無大礙,並預言其壽數,後來亦靈驗。現時說起來,原來也是「接觸感應」的一種。


靈氣逼人 康子

(轉貼) 中國第一位雀鳥傳心師

(轉貼 (星島日報報道) 


如果說歐美有「Horse Whisperer」(馬的耳語人),中國更早,已有「雀鳥傳心師」,即是傳說中,出名「通鳥語」的公冶長。

生於公元前五一九年,即是距今二千五百三十六年,春秋時期魯國人,孔子弟子之一,名列《論語》第五篇,及《史記》。

這個人聰明好學,性情淡泊,不願做官,寧願專注教育事業,很受孔子喜愛。

甚至坐過牢,也不介意:「可妻也,雖在縲紲之中,非其罪也。」後來真的將女兒嫁給他。
究竟公冶長為何入獄?孔子為甚麼堅信他無辜?後來他又怎樣獲釋?

《論語》全沒提及,無頭無尾,只記載前述那三句。《史記》注疏張華,曾引述舊說,稱「冶長解禽語」,但是由於古代知識分子,認為此說「不經」(不正經),所以沒記載下去。

唯有引用民間傳說:事情究竟怎樣開始?已不可稽考,公冶長彷彿一出現,已是鳥語專家。
有天早上,聽見烏鴉叫:「公冶長,公冶長,南山頂上虎吃羊,你食肉,我食腸。」

他上山尋找,果然找到羊屍,帶回家裏,分贈予鄰居飽餐。

其後,他用同樣方法,找到失蹤男子,不幸,被發現時已遇害,於是他被誣殺人,百詞莫辯,因此被判下獄。

怎能證明他無罪?唯有等待另一次機會,顯示其「鳥語能力」。終於有天早上,麻雀群在外吱吱喳喳,特別興奮亂叫,原來是附近有輛貨車翻側,大量穀粒散瀉於地,於是呼朋引伴,趕快飛往那處啄食。

公冶長請獄卒前往求證,果然無誤,主審此案的官員確認他懂鳥語,隨即將他釋放。

整件事疑點甚多,亦不符合法治精神,但是老百姓喜歡呀,儘管《論語》和《史記》沒記載,依然流傳下來,二千多年來從未中絕。

因為我們很樂於相信,一個賢人,應具備異能,「雀鳥傳心術」與道德,早就掛上鈎了。


 hongchi.hk@gmail.com
(靈氣逼人 康子) 

2017年7月19日 星期三

(轉貼) 動物傳心,先正人心

(轉貼 (星島日報報道) 


真的有「動物傳心術」這回事嗎?相信有,但一定極罕見。 

通常,像所有異能者,真材實料只有一個,當出現過後,驚世駭俗,必然引發其他大量劣等模仿者。 

早在約十年前,南丫島有位洋婦,以此為招徠,替朋友的愛犬代言:「牠不喜歡現在住的半山,比較喜歡西貢……」諸如此類,據說收費還相當昂貴。 

類似的「代言」,難在只有她講,愛犬不能反駁,其他人又不能指證。 

正是:信則有,不信則無。對於癡心的主人來說,可能是一種慰藉。 

相信這股「動物傳心術」的潮流,源自一九九五年的美國暢銷小說,《The Horse Whisperer》(《馬的耳語人》),作者是英國資深傳媒人,尼古拉斯伊雲士,銷量達一千五百萬部。 

一九九八年改編成電影,羅拔烈福演那位「耳語人」,擅長跟馬匹溝通。原作者是受幾位專業練馬師的啟發:他們俱是住在深山曠野的牧場,心地溫柔善良,具有非凡的專注力和耐性,一致認為練馬應順其自然,各自按照其本性訓練,與人類和諧共存。 

由於暢銷書及影片的成功,掀起一連串動物傳心術的熱潮:最快跟風是《狗的耳語人》、《貓的耳語人》,並迅速牽引出婚姻治療師的《夫妻耳語人》、育兒的《BB耳語人》等等。
亦有惡搞:《鴨子的耳語人》、踩過界的《鬼的耳語人》等等,四通八達,逐漸將風氣吹來香港,再開枝散葉。 

要是你相信佛法,世上的有情眾生,分為六道:「天」、「人」、「阿修羅」、「畜牲」、「餓鬼」、「地獄」,俱是陷於輪迴流轉,擺脫不到生老病死之苦。 

亦因此,有共同的喜怒哀樂情緒。要是我們保持謙卑、關懷及純真之心,自然能夠跟其他道眾溝通,豈止是「畜牲道」? 

並非迷信,亦不涉怪力亂神。別說歐美,我們中國,古時已出過「雀鳥的耳語人」公冶長。



 hongchi.hk@gmail.com
(靈氣逼人 康子) 

2017年7月18日 星期二

(轉貼) 我的女兒有異能 

(轉貼 (星島日報報道) 


七月中,香港中學文憑試放榜。小朋友考得好,中英數理化得三十分,父母們開心到不得了,可以當狀元,簡直光宗耀祖。 

子女有這方面的才能(「文昌」「化科」),相信沒有家長會介意。 

同樣具特殊能力,譬如說,子女見到鬼(啋)呢?相信十個父母,十個會唾棄,恨不得找他們去換眼角膜。 

朋友天天有位世侄女,小小年紀,天賦有透視能力:可以看見皮膚下的血管;車冚下的引擎;書闔上了,仍可閱讀裏邊的文字。 

經過多位醫生及幼兒教育專家測試,準確無誤,證實並非魔術,或江湖賣藝,或有策略地,鼓吹特異功能。 

不錯是天生具異稟,可是對當事人來說,並不快樂,小女孩經常睡不好,精神長期受困擾。 

做父母的也不好受:一則以喜,為寶貝女與眾不同,而感光彩,同時一則以懼,這種異能太特殊了,不知會引領她往哪一條路去?暫時的建議,是盡量低調處理,勿以此為招徠。更重要的,是給孩子灌輸正確的價值觀,了解社會與群體的運作模式,希望她可以過正常生活。 

「正常」有多重要?非過來人,不明白當中的辛酸。社會由大多數正常人組成,非我族類,被排諸於外,所受待遇必定少一截,樣樣俱不如意,並容易受孤立。 

更何況,天生有「透視能力」,又有何用? 

很實際,生活逼人,柴米油鹽水電煤,樣樣都要錢。張愛玲具超卓的寫作能力,但不擔保收入豐厚。或像先父、趙師兄,以至師公莫天雄等,占卜有驚人成就,卻不快樂。 

還有上世紀七十年代,曾經震動香港的七歲數學神童羅文輝,成長後,當上肉類切割師。 

我們常說仰慕才能,但是當才能太厲害時,群眾反生恐懼及排斥之心。這是人類社會,自古以來的常態。部分政府有新思維,會網羅這些異能人士,作科學研究,不外將他們隔離觀察,始終逃不過孤獨的命運。



 hongchi.hk@gmail.com
(靈氣逼人 康子) 

(轉貼) 異能者注定不受認同

(轉貼 (星島日報報道) 


本版同文王貽興,說起拍電視劇《詭探》的種種不如意,也替他感可惜。 

人有人的命運,劇也有劇的命運,出街之後,一切輪不到作者控制,往後,由觀眾決定其人氣程度。 

對筆者來說,印象最深的,應是警隊高層,對主角尹揚明的評價:「成也茅山,敗也茅山。」 

一句道破人性的陰暗面。對,香港警隊中,有不少是茅山弟子,希冀憑學習異能,可以在人間伸張正義,或助人,或破案,或積功德。 

但是當真的憑茅山法術,得破大案之後,你以為警方會發表消息,公開表揚嗎?不,一定不會。其實不只是茅山,任何襄助的異能:占卜、招魂、扶乩、驅魔,以至各門派的神通,俱不能夠在建制中佔一席位。 

別奢望得承認,連上報開支也不能。當你任職政府,怎向上級報告去找問米?縱使默許,也不能正式開單。 

通常這類開支中,只有風水勉強可以。但開數的項目,總是經包裝:「室內設計」,或「裝修顧問」等,怪力亂神者,完全不能放上枱。

為甚麼?不輪到你不服氣,因為以上種種異能,統統在建制之外,不普及、沒標準、沒評審,放浪江湖,自由自在,注定是不得認同。

原來這類雜學,是專為沒分參與建制,但天生具異能的人士而設,許他們一條生路。 

他們可能沒機會受正規教育,或讀書不成,或命運悲慘,亦可能時運不濟。像先父(四歲失明),或趙師兄的師公莫天雄(坐政治監,隨僧人學卜),一早被排除在建制之外,殿堂上沒有他們的位置。 

注定是孤獨,注定是寂寞,這是命運之一種,不能強求。卻亦不必自傷自憐,妄自菲薄,得一技傍身,已足以逍遙世外。 

唯有多助人,不居功,不爭雄,潛心修行才是正理。所以學茅山,入門先立誓:「妻、財、子、祿,任損其一」,怎能期望學這個升級?



 hongchi.hk@gmail.com
(靈氣逼人 康子) 

(轉貼) 烈火攻鼻的不滅記憶

(轉貼 (星島日報報道) 


可還記得,兩日之後的七月十七日,正是西環觀龍樓縱火案一周年? 

當日,其中一座的十三樓D單位,遭對面住戶縱火,令男戶主跳樓身亡。他剛接來港六日的二十六歲妻子及三歲半女兒,慘被燒死。 

而縱火的許姓住戶,六十三歲,有精神病記錄,亦被烈火吞噬,事件造成四人死亡,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。 

一年快過去了,香港生活超急促,相信許多人已遺忘。 

可是對住在同一層樓,正在事發單位對面的朋友水水,卻沒法忘記。直至現在,她進出大廈走廊,或是乘電梯上落,鼻端仍「嗅」到一陣烈火焚燒的燶味。 

初時,她以為是大廈的清潔工夫不足,期待經大力洗刷,再過一兩個星期後,那種燶味會逐漸消散。

可惜,卻沒有。實情是每當她踏入大廈內,或經過附近環境,那種火燒的氣味,自然攻鼻襲人,於是她開始省悟:並非烈火焚燒的氣味留痕,而是那種強烈的嗅覺,已進入其記憶系統,並從此封存。 

換句話說:燶味不是客觀存在,而是她的主觀記憶。許多人的記憶是景象,或畫面,其實除了視覺(眼)之外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俱可以連接記憶。 

像筆者寫《血染的記憶》(六月十日),朋友咖喱上小學時,曾路經元洲鸷幼稚園的兇殺現場,三十五年後,她仍記得那種血腥的味道。 

同樣是嗅覺(鼻),水水記得卻是焚燒的燶味。事發當日凌晨,她在屋內熟睡,忽然有強烈氣味攻鼻,令她驚醒,遠見對面單位火光熊熊,同時聽到火警鐘響,才省起是火災,連忙抓起錢包及證件,迅速往外逃。 

危急之中,她還走遍同層樓的住戶,逐家拍門示警。不料,眾鄰居其實已離去,只剩下她,孤零零一個,若不是有嗅覺感應,救她一命,恐怕亦已葬身火海。或許,正因如此,那特殊的氣味,經年縈繞不去,已成為記憶的一部分。



 hongchi.hk@gmail.com
(靈氣逼人 康子) 

(轉貼) 紅星的超爆紅一年

(轉貼 (星島日報報道) 


在香港,說哪一個也不好。 

說外星人就易明白了。像最近擬來香港演唱,又臨時取消的韓星PSY,五年前,憑《江南Style》紅遍全球。那種紅,完全不可理喻,不可解釋,亦不可抄襲。 

亦無從分析。總之是一夜之間,鋪上網,就這樣爆紅。不只是韓國,或香港,而是席捲全世界,最高點擊率接近三十億。 

前無古人。後來,你以為可以照抄?怎料,包括PSY在內,已不可以重複那次成功的規模。
他絕無偷懶,近年來不停有新作,像最近在澳門拍攝的《New Face》(《新臉孔》),仍然很有趣,可惜論聲勢,不及當年。 

而奇在PSY本身,亦很有自知之明,知道這種超爆紅的運氣,不會持久。

憑《江南Style》走紅的二○一二年,PSY是有求必應,有場必唱,叫價亦不離譜,每場約一百萬港元,總之必定帶齊樂隊及伴舞,不辭勞苦,跑遍全世界。 

因為他最清楚,當二○一二年過去,那種不合常理的運氣,不會再出現,所以一定要把握機會。 

其後,果然。當轉入二○一三年,PSY仍是那個PSY,他依然勤力出新歌,但很奇怪,沒有人再玩唱跳《江南Style》,整件事就此斷尾,十分整齊。 

這是否意味着,PSY從此玩完?卻不至於,他仍然是韓國紅星,後來的新曲,平均也有五千萬至一億的點擊率,整體仍是行好運中。 

估計應有十年。而這十年中,最厲害是超爆紅的二○一二年。亦慶幸他紅得比較遲,懂世故,即使在走紅之後,仍然非常勤力,不擺架子,不驕不躁,跟多方面保持良好關係,後來即使回落,亦不至於一沉百踩。 

這是一個很特殊,亦極鮮明的命理個案。我們一般人的命運,通常比較平穩,同樣道理,可見走十年衰運時,亦會有最好的一年,到時候應更珍惜,以及準確把握,說不定有機會伸展多兩、三年。 

 hongchi.hk@gmail.com
(靈氣逼人 康子) 



(轉貼) 十年衰運中的最好一年

(轉貼 (星島日報報道) 


為甚麼我們要「忍」?又為甚麼要「等」? 

因為時間大神主宰一切。要是時機未到,純粹為個人意向,而全力發動,則必然失敗。 

像秋天,萬物凋零時你播種。或冬天,風雪交加時你耕耘等等。所為何事?只會徒勞無功。 

但是我們總要生活,或每一日,都想改善生活。難道每逢秋冬,即是運滯之時,大家就此停工? 

不。應趁此機會,積極謀求其他發展,而並非在原有崗位上,繼續沾沾自喜,甚至盲目擴張。 

從命理的角度看,即是趁一運未終之時,開始籌謀另一運的發展,可別等到完全無可為,山殘水剩之時,才徬徨尋出路。 

原來我們每一個人,必有盛衰起落,一生裏頭,總有一、二十年衰運。在這段黑暗時期,過往所有的成功及利好因素,會統統全線崩潰。 

從全職師奶,至國家元首,一律無例外。所謂「運去金成鐵」,那種感覺非常可怕:同一個人,同一套板斧,十年前耍出來,個個拍爛手掌,但為甚麼十年後,我再次施展,各位觀眾竟走夾唔唞? 

其原因,且由專家慢慢詳細分析。當前急務,是先要解決生活問題,通常走起衰運來,起碼為期十年,身處其中,究竟應怎樣應對? 

首先是心理上調校,降低願望,先預備身邊一切會轉差,唯有「忍」和「等」。同時,為生存:「粒飯必奪,寸土必爭」,別自設障礙,眼前有一元,即掙一元。更重要的,是十年衰運之中,必然有一年,是屬於你自己的好運年,雖然略短暫,但一定要準確把握。 

許多朋友心急,以為可以趁機會翻身,期望過高,大張旗鼓,結果兩、三年後,迅速落敗,景況更差過從前。 

要是你踏實應對,乘機減債、儲蓄,及謹慎投資,在這關鍵的一年,可以穩紮穩打,固本培元的話,好運或可伸延多兩、三年。但當然,一定不及風光全盛時期。有些朋友為此不滿意、不耐煩,甚至連這一年也不珍惜,於是壯烈犧牲。


 hongchi.hk@gmail.com
(靈氣逼人 康子)

(轉貼) 竹林寺內,以刀剮心

(轉貼 (星島日報報道) 


「等」:是竹林下的一所寺廟,主幽靜。 

「忍」:是以刀剮心,戒急戒躁戒妄動。 

兩樣俱難,卻是點與點之間,必須具備的條件。時機未到,恁教你有通天徹地之能,也給人制得死死的,無從發揮。 

如果不信邪,一定要強行呢?提早出山,輕則丟臉,重則破敗。 

算命者可以告訴你:應該幾時動,幾時收?或應幾時大舉出擊?或小注怡情?都可以有個大概範圍。 

但是「等」之時,應如何自處?以及「忍」之時,應如何保持耐性?則是個人的修養問題。 

有些朋友選擇讀書進修,亦有趁機結婚生子女,組織家庭,也有些朋友甚麼也不做,乾脆環遊世界去。 

做人做到咁上下,才知道,很多時候「不做」比「做」更重要,「不出聲」又比「出聲」更重要。 

在錯誤的時候,錯誤的處境,瞎拼搏,瞎張羅,亂拋媚眼,徒白費氣力,反而給外間留下壞印象,還慘被標籤為錯誤陣營。 

可見「忍」與「等」的重要性。當中之難處,亦有體會:一向慣活躍、張揚、高調的朋友,忽然要停下來,從熱鬧好玩的名利場,急轉直下,進入幽深孤寂的竹林寺廟,試問怎能適應? 

有人可以隱忍十年,至新領導登場,才出山。傍人皆羨慕他進退從容,其實他正是深諳「等」、「忍」二字訣的精髓所在。 

期間,背後的煎熬:孤獨、不忿、被離棄、被忽略的感覺,怎會好受?但一定要忍下去。
在點與點之間,我們常提及資源,和儲備的重要性,足以支撐漫長的過渡期。 

此外,還要是個人修養。縱使背後有金山、銀山、靠山,若然沉不住氣,輕舉妄動,一子錯,牽動連串錯誤反應,到頭來,只剩下滿盤落索。



 hongchi.hk@gmail.com
(靈氣逼人 康子)